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特别策划

我国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与保障能力分析

2022-01-13 15:33:18  来源:智能矿山杂志  作者:王佟,孙杰,赵欣,孔庆虎,张建强
41
分享至
  • 微信
  • 微博
  • QQ

 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,煤炭资源的消费量长期占我国一次能源60%以上,主体能源的保障能力是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问题,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不会改变,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禀赋、能源结构和经济社发展的必然选择。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对我国能源供应造成的影响和挑战不容乐观,煤炭作为主体能源保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。

  

  1 我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

  

  1.1 煤炭资源勘查现状

  

  根据“全国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潜力评价”数据,截至2019年,我国累计探获煤炭资源储量为14 460.65亿t,保有资源储量为13 841.18亿t,关闭矿井资源储量为186.22亿t。其中,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、山西、新疆、贵州和陕西等地区,其累计探获资源储量和保有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国煤炭资源储量的82.65%和83.46%,我国各省区煤炭资源储量分布如图1所示。我国14个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生产、在建、规划、关闭矿井及勘查区的累计探获煤炭资源储量为14 189.61亿t,保有煤炭资源储量为13 614.69亿t。

  

  图1 我国各省(市、自治区)煤炭资源储量分布

  

  1.2 煤炭资源开采现状

  

  截至2018年6月,全国生产和建设矿井产能共计44.67亿t,生产矿井3 816处,产能34.91亿t/a,在建矿井1 138处(含生产矿井同步改建、改造项目96处),产能9.76亿t/a。通过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实施,煤炭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。全国矿井数量大幅减少,大型现代化矿井成为煤炭生产主体。2018年,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新疆、贵州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等8个亿吨级(省区)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31.2亿t,占全国原煤产量的88.1%。

  

  1.3煤炭资源消费现状

  

  2018年,我国煤炭消费量为27.38亿t标准煤,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为59%。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、钢铁、建材、化工4大行业,4大行业中以电力消费为主,消费量达17.6亿t标准煤,占全国的53%。新时代的中国煤炭消费和利用呈现出清洁化、多元化发展模式。火电用煤占煤炭消费量的56.9%,煤电超低排放改造超过8亿kW,占煤电装机的80%以上,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体系。

  

  2 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

  

  未来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将呈不断下降趋势,但煤炭消费总量估计会有所增加。考虑国家“碳达峰”与“碳中和”目标,煤炭资源的开发应逐步实现以开发绿色煤炭资源为主。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是指综合考虑资源、环境、地质、生态等因素,通过评价煤炭资源禀赋潜力、生态环境潜力和开发利用潜力3个方面,将煤炭资源划分为绿色优先开发、非绿色可开发、非绿色难开发、难动用4个等级,以确定煤炭资源的开发次序和可动用程度。

  

  2.1 评价指标体系

  

  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按性质组合,建立由目标层、条件层(3个方面)、指标层(10项指标)、参数层(27种参数)构成的层次结构评价体系,如图2所示。

  

  图2 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体系

  

  1)资源禀赋潜力评价。设计了资源储量、地质条件、煤质煤类、开采技术条件4项评价指标,4项指标又划分为总资源量、上覆地层厚度、煤层厚度、煤层稳定系、构造复杂程度、倾角、灰分、硫分、煤类、水文地质条件、工程地质条件、瓦斯、地温、冲击地压、煤尘爆炸性、自燃等17个参数。

  

  2)生态环境潜力评价。设计地形条件、气候与植被、有害物质3项指标,3项指标又划分为地形条件、气候干旱程度、植被类型、全硫、煤中磷、煤中氯、煤中砷、煤中汞等8个参数。

  

  3)开发利用潜力评价。设计了经济区位与需求、生产能力、资源开发能力3项指标,3项指标又划分为经济区位、煤炭消费需求、实际生产能力、采煤工艺、服务年限、剩余可采储量等6个参数。

  

  2.2 评价指标权重

  

  由于煤炭资源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庞大,层次较多,结构复杂,故选用以层次分析法(AHP)为基础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。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结果如图3—图5所示。

  

  图3 资源禀赋潜力指标权重

  

  图4 生态环境潜力指标权重

  

  图5 开发利用潜力指标权重

  

  2.3 资源、环境、地质、生态耦合评价

  

  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,基于煤炭资源绿色开采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,根据各矿井(勘查区)现状实际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打分,然后对各项指标得分进行加权,计算出该矿区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综合评价分值。

  

  w1.png(1)

式中:为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综合评价分值;为资源禀赋潜力综合评价分值;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分值;为开发利用潜力综合评价分值;为第个评价维度的综合评价分值;为第个评价维度的权重;为资源禀赋评价指标体系中第项指标的分值;为资源禀赋评价指标体系中第项指标的权重;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第项指标的分值;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第项指标的权重;为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第项指标的分值;为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第项指标的权重。

  

  2.4 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综合评价与结果

  

  为使得评价结果明确有效,需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评级,根据调研分析及咨询相关专家意见,在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中,将评价结果设定为4个等级,即={绿色优先开发区,非绿色可开发区,非绿色难开发区,难动用区}。4个等级分别对应的综合评价分值见表1。

  

  表1 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结果分级

  

  综合评价分值 绿色开发潜力级别 说明 划分结果设计

  

  80~100 一类区 绿色优先开发区 各大型煤炭基地内的多数地区

  

  60~80 二类区 非绿色可开发区 蒙东褐煤区、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及中高硫或双突区、海拔+3 000 m以上地区

  

  30~60 三类区 非绿色难开发区 铁路压覆区、军事区、生态红线区、自然保护区、动物保护区、湿地保护区、水源保护区、文物保护区、其他保护区

  

  <30 四类区 难动用区 部分有害元素硫磷氯砷汞等指标超标区

  

  对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内的主要矿井开展定量评价,得出有4 206处矿井为一类区,741处矿井为二类区,评分为69.40~93.25分,平均83.90分,分值分布如图6所示。

  

  图6 全国4 947处矿井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分值分布

  

  14个大型煤炭基地绿色开发潜力评价结果和分值如图7所示。统计了14个大型煤炭基地不同绿色开发等级的资源储量。全国大型煤炭基地内保有煤炭资源储量11 766.12亿t,其中,绿色优先开发煤炭资源(一类区)11 134.70亿t,非绿色可开发煤炭资源(二类区)631.42亿t。

  

  图7 我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绿色开发潜力评价结果

  

  3 煤炭资源保障能力分析

  

  根据对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绿色开发潜力评价结果可知,我国煤炭资源的保障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,具体表现如下:

  

  1)绿色煤炭资源保障程度低,资源储量有限。我国绿色煤炭资源总量基数较大,且区域分布比较集中,主要分布于晋陕蒙(西)宁和新疆的北疆地区。目前,己经勘查评价且具备优先开发的绿色优先开发煤炭资源(一类区)为11 134.70亿t。在全部绿色资源保有量中,初步估计勘查程度高的占比29%,勘查程度较高(详查)的占比10%。因此,我国绿色煤炭资源的勘查评价与总体勘查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,需要加强绿色资源的梯级进补。

  

  2)可供建设大型矿井的煤炭资源勘查程度相对较低,后续煤炭的供应保障能力将受影响。我国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中达到较高勘查程度的勘探、详查资源量偏少,主要为预查、普查较等较低级别资源储量,梯级结构不合理,且经济可采储量和人均占有量少,无法满足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要求。

  

  3)加大煤炭开发布局西移势在必行,化解多重约束难题是关键。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,决定了我国今后的煤炭资源开发将向西部转移,西北部地区(特别是新疆)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资源总量的40%,煤层气资源量占全国资源总量的30%,将成为我国后续能源开发的重要承接地。然而,西北地区多属于干旱-半干旱地区,生态环境脆弱,水资源极为匮乏,需要破解矿区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治理双重约束因素难题。

  

  4)东部地区煤炭浅部资源已近枯竭,深部煤炭资源安全开采难度巨大。我国东部地区现有煤矿产能约占全国煤炭产能的25%。东部地区易开发煤炭资源的开发峰值已过,800 m局部1 000 m以浅煤炭资源基本开发殆尽。目前,许多老矿区矿井开始转向开发800m甚至1 000 m以深的煤炭资源。由于深部煤岩体处于高地应力、高瓦斯、高地温、低渗透性等条件下,资源条件复杂,安全隐患问题突出。

  

  4 我国煤炭资源安全保障对策与建议

  

  1)系统开展煤炭生态地质勘查。根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,制定煤炭生态地质勘查规划,优选生态环境脆弱的煤炭赋存区,确定煤炭资源与生态环境协同勘查,分批开展煤炭生态地质勘查工作,有效推动协同勘查。

  

  2)进一步开展全国可供开发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评价。根据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现状分析和资源评价结果,建立可供开发煤炭资源数据库。优选资源规模大、煤质优良、开发条件好、生态环境优良的矿区开展系统勘查工作,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。

  

  3)全面开展煤系矿产综合勘查。重点开展煤层气、页岩气等新型能源资源勘查评价,开展煤系共伴生的铝等金属矿产、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的资源潜力与勘查评价,做好煤中锂、镓、锗等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,实施煤铀兼探,开展煤系多矿产协同勘查工作。

  

  4)开展中西部煤矿区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勘查评价与修复的治理工作。以煤矿区为单元,系统地开展煤矿区水资源评价;进行煤矿区生态环境本底调查,深入研究煤炭开发对水资源、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,制定北方中西部煤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措施。5)加强煤炭资源液化、气化技术的基础地质研究,开展煤炭液化、气化等煤化工用煤资源评价。


阅读原文
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701室,《智能矿山》编辑部

电话:010-87986440/41/38,87986435-7102/7103

邮箱:znks2020@126.com

邮编:100013

 

©2017-2024 智能矿山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86979号-20 技术支持:云智互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