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国法院士在《智能矿山》2022年第1期发表的《6S智能化煤矿的技术特征和要求》文稿中提出:在双碳等新形势下,煤矿生产方式亟须变革,智能化、绿色化是新时期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这对于煤矿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煤炭人将满怀信心地迈向6S智能化煤矿时代。
6S智能化煤矿以安全(Safety) 与可靠(Security)为基础,通过专业化服务(Service)构建煤矿智慧生态(Smartness),从而建设以煤矿智能化为支撑的柔性煤炭开发供给体系(Sensitivity),最终保障煤炭可持续高质量发展(Sustainability)。6S智能化煤矿是以资源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开发为理念,以智能开发技术与装备为保障,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硬约束,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,实现煤炭资源安全、智能、绿色开发,构建和谐有序、协调一致、智能高效、绿色可持续的煤炭资源开发模式。
6S智能化煤矿技术架构图和特征图分别如下:
6S智能化煤矿技术架构
6S智能化煤矿技术特征
6S智能化煤矿建设是“一把手工程”,应具有创新、开放、追求一流的理念和职业情怀,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生态;具有大规模、安全高效开发的资源条件、环境条件、生产技术条件和建设条件;遵循一流标准、科学一流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、系统协同设计和一流的工程建设实施质量;全面配套一流高可靠性智能装备、无突出短板、高水平全生命周期健康运维管理;系统智能与人文智慧深度融合,高质量运行和管理团队、管理体系;一流的安全、生态、效率、效益,一流的职工工作条件和物质文化获得感。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煤矿的地质条件、建设基础等存在较大差异,应根据矿井建设条件与基础进行矿井智能化整体规划设计,确定矿井柔性科学产能与智能开采供给计划,通过将智能化软件、硬件技术与双重预防机制进行有机融合,实现从风险辨识、评估、分级管控、隐患排查、治理验收全流程的智能化,提高矿井安全水平;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( 5G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区块链等)对井下人、机、环、管等信息进行全面感知、传输、分析、处理、控制,通过构建公有云、私有云或混合云,实现矿井数据资产的云化存储与模型化应用,提高系统可靠性及智能化水平;通过采用高可靠技术与装备,实现减人、增安、提效目标。采用智能绿色开采与生态复垦一体化技术,实现矿井的可持续高质量开发。
引用格式:王国法,杜毅博,庞义辉. 6S智能化煤矿的技术特征和要求[J].智能矿山,2022,3(1):1-10.